弧焊机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弧焊机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ST股不死法则

发布时间:2021-01-08 01:52:31 阅读: 来源:弧焊机厂家

据WIND统计,在发布2010年年报的93家ST公司中,主营业务逐年萎缩的有16家,其中主营业务基本陷于停滞、颇具代表性的公司是*ST星美和*ST盛润A,截止4月27日收盘*ST星美报收于5.81元,*ST盛润A则仍在停牌之中。

一群人在死扛

事实上,它们绝非“一个人在死扛”,这正是ST公司“不死”法则之一。这些沦落在退市边缘的*ST公司,生存状况惊人相似:主业基本停滞,资产所剩无几,负债居高不下,员工数量极少,诉讼接踵而至,勉强支撑门面。

一位业内人士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退市涉及中小股东利益,导致国内上市公司退市比较难。一旦公司最终退市,中小散户肯定难以接受,很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贺强表示,目前的退市制度很容易让部分*ST公司钻空子规避退市,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的退市标准和退市制度,引入资不抵债退市制度。

今年两会期间,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欧阳泽华表示,证监会已成立退市指导小组,明确退市基本原则和思路包括:完善退市财务标准研究;通过司法方式,建立退市责任追究机制等。

自从2004年和2005年较大规模的上市公司退市后,近些年来上市公司退市已经非常少见,按照目前的退市标准,上市公司极易采取相关手段来规避退市,而且退市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利益,与上市公司IPO的难度相比较,想要让部分*ST公司真正退市成为很大的一个难题。

贺强认为,目前的退市制度很容易让部分*ST公司钻空子规避退市,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的退市标准和退市制度,在经营资质和财务指标上更加细化和严格化,通过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退市制度,发挥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最终促进资本市场理性和健康发展。

事实上,上市公司退市无疑会影响到相关各方的利益,一旦上市公司退市,对股东、国有股权持有者、地方政府和债权人等将造成重大损失,国有资产会流失,地方政府形象会受损,债权人可能血本无归。贺强认为,退市是利益相关方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来避免上市公司走向退市的道路。“说到底就是应该找好出处,场外市场的三板做起来,让这些公司三板中来恢复元气,如果盈利能力就好了还可以重新回到主板中来嘛。”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由于退市涉及到中小股东的利益,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国内上市公司退市比较有难度。由于市场各方一直对壳资源情有独钟,市场各方均积极参与到豪赌上市公司的重组中来,特别是部分中小散户热情尤其高涨,一旦公司最终退市,中小散户肯定无法接受退市的结局,很有可能对社会造成不良后果,这种不稳定和不和谐的因素显然是相关监管层不愿意看到的,出于稳定社会情绪的目的,相关各方在决定ST公司退市上显然是“投鼠忌器”。

根据WIND资讯统计,沪深两市共计有77家上市公司遭遇了退市的命运。其中,琼民源A和东北高速2家公司是由于证券置换导致退市,有19家上市公司是通过吸收合并而退市,有7家公司被私有化而退市,有4家由于暂停上市后未披露定期报告而退市,还有45家是连续三年亏损而退市。

从上市公司因为亏损而导致退市的时间区域分布来看,2001年底PT水仙的退市正式拉开了中国资本市场退市的序幕,在2002年9月和10月PT粤金曼、PT中浩A(PT中浩B)相继转入三板市场。

2003年上市公司亏损退市陷入了短暂的沉寂,2004年则是上市公司退市数量最多的年份。统计数据显示,在2004年两市共有21家上市公司退市,2004年5月更有10家上市公司退市,2004年可谓是掀起退市高潮的年份。

2005年依旧承接了2004年上市公司退市的热潮,但热度相对有所降低。2005年两市共计11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2005年11月份就有8家退市。

在经历2004年和2005年较大规模的退市后,此后中国资本市场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上述情形了,更多的只是上市公司零星退市情形发生。统计显示,2006年仅有3家上市公司退市,2007年有5家,2008年有2家,2009年没有上市公司退市,2010年仅有1家退市。

统计不难发现,两市上市公司退市的数量在逐渐递减,特别是近些年来上市公司的退市极为罕见,2004年和2005年较多上市公司退市的情形再未重现。

不过,近些年来的资本市场发展情况也清楚地表明,上市公司在2004年和2005年出现过较大规模的退市后,2006年以后上市公司退市快被投资者淡忘了。

利益纠结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目前退市的制度并不完善,由于利益的驱逐,导致ST公司很容易采取各种措施名正言顺地“蒙混过关”。此乃“不死”法则之二。

上市公司戴帽加星后,监管层和公司等都将充分提示上市公司的退市风险。但这种风险提示对投资者很难产生震慑力,一方面,近些年来上市公司真正最后退市的很少,投资者认为自身购买的ST股票不会如同中彩票一样而退市。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不断上演着处于退市边缘的上市公司因为重组而股价出现疯狂上涨,投资者更看到了ST公司在重组成功后能带来巨大投资回报。

《中国联合商报》调查发现,这些沦落在退市边缘的*ST公司,生存状况有着惊人的相似:主业基本停滞,资产所剩无几,负债居高不下,员工数量极少,诉讼接踵而至,勉强撑起门面。

在退市机制尚不完善的A股市场中,这群“不死鸟”成为最为尴尬的群体。为了保住一个空壳在A股市场继续存活,重组成为ST公司屡试不爽的“涅槃”法宝,而变卖资产、整合债务、政府扶持、股东输血……又不断上演着ST公司在A股市场“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混迹剧目。

贺强认为,市场一边摇旗呐喊期待着它们“麻雀变凤凰”,一边又在深恶痛绝地抱怨这群“怪胎”抢占资本市场资源。不完善的市场机制导致了“畸形”心态的蔓延。

统计数据显示,从2001年至2010年,A股市场共有136家公司被暂停上市。这136家公司被暂停上市以后,有44家退市后转入三板,退市的概率仅为32.25%。中国联合商报研究发现,在2001至2005年,有34家公司被退回到了三板,退市的概率为46.58%;到了2006年股改以后,退市的股票数量明显减少,仅有10家,概率为15.87%,距离目前最近的一家是2008年4月28日退市后转入三板的*ST联谊。

“2006年股改以后,全流通激发了非上市公司重组的热情,因为重组方得到股权后,更容易通过二级市场出售股权兑现收益。”贺强如是解释。

上海输卵管造影医院哪家好

重庆专业治疗皮肤过敏的医院

上海中医看肾病哪里好

重庆牛皮癣疾病会给患者带来哪些危害?

上海那个医院治肾病比较好